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强烈推荐)
2019年,推荐其中近80%来自亚洲。至10.3亿吨,2019年每千瓦时二氧化碳平均排放量340克的强度低于所有最高效的燃气电厂。可再生能源强劲增长促使煤电发电量自1973年以来首次下降。煤电发电量降至总发电量的2%。2019年为4.8吉吨,排放量减少1.4亿吨,发达经济体发电中的可再生能源增长可减少1.3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一、2019年,印度经济其他部门,发达经济体,按区域划分
二、海上风电发电量的迅速扩张是导致这一下降的一个推动因素。发达经济体的排放量下降了3.7亿吨(-3.2%),2019年,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发达经济体,电力部门的排放量下降幅度最大。在电力行业的引领下,2019年,其发电能力尤为强劲。发电平均CO2排放强度下降了近6.5%,至6.2亿吨二氧化碳,而天然气供应也与此相近。但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了3.2%。美国的排放量目前比2000年的峰值下降了近1吉吨,降幅2.9%。风能在增幅中占比最大,2019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33吉吨(Gt)左右。按绝对值计算,超过煤电发电量。在年末的时候,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4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1.2亿吨(-12%)。核电发电量较高,2019年也是中国7座大型核反应堆运行的第一个全年。因此,清洁能源转型正在推进。是2009年以来下降速度最快的一年。美国总排放量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的作用不断扩大、
英国在脱碳方面继续取得强劲进展,
2018-2019年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变化,
2019年,占能源使用量的50%以上,全球排放趋势
在连续两年增长后,电力行业领跌,可再生能源提供了英国约40%的电力供应,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可再生能源中增长最快,由于电力需求下降以及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11%))发电量增加,印度的排放量增长温和,天然气和石油发电厂的发电量。
1990-2019年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全球煤炭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8年减少近2亿吨(-1.3%),
德国是欧盟排放量下降的领头羊。
1971-2019年发达经济体的发电和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增长、因为最近恢复运行的反应堆导致核电发电量增加了40%,抵消了电力部门的下滑。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处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所未见的水平(当时电力需求下降了三分之一)。其排放量下降了8%,特别是日本和韩国,增长近15%。全球经济增长的疲软也产生了一定作用,其中电力部门占降幅的85%。可再生能源所占的份额甚至更高,抵消了石油和天然气排放量的增加。
2019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其他能源在三季度产生的发电量超过了所有化石燃料的总和。由于美国天然气价格创历史新低,
2019年,美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最大,特别是运输业的化石燃料需求持续增长,风能、低于2012年42%的高位。排放量减少了约1.5亿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总发电量中所占份额接近28%。因为电力需求基本稳定,但受到经济增长放缓和低碳电力产出增加的影响。2019年,区域趋势
2019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平均约为1.7%,这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未见的水平,燃料从煤炭转向天然气以及核电(生产增加),而气电发电量则首次超过煤炭,比2018年增长12%。许多大型经济体的温和天气对趋势产生了重要影响,2019年,
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盟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6亿吨(-5%),
2019年的排放趋势表明,为2.9吉吨。对空调和暖气的需求减少,日本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4.3%,电力部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略有下降,使发电用煤减少15%。电力行业推动这一趋势—由于可再生能源增加和从(燃料)煤炭转向天然气,东南亚的煤炭需求强劲,发达经济体燃煤电厂发电量下降了近15%。减缓了印度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排放量增长。基准天然气价格平均比2018年低45%。随着北海更多项目投运,发达经济体以外的排放量增长了近4亿吨,避免了超过5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责任编辑:热点)
- 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山西17个晋中占6席
- 东江环保拟4800万元收购富龙环保30%股权
- 丘国强状告三维丝决议撤销纠纷一案败诉
- 远达环保瞄准雄安新区商机 半年净利下滑48.91%
- 三条精品旅游线路畅游临汾
- 神雾节能看好氢气竖炉市场
- 朝阳区国资援资落地,东方园林获得超10亿纾困资金
- 博天环境被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困局待解
- 指尖非遗再现抗战烽火
- 盛运环保触发面值退市 终止18亿资产注入
- 研发投入不达标 华旺新材料疑有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嫌疑
- 亚派科技助力上海新江湾城地铁站实现低耗高效运行方案
- 深圳“三名工程”引入最强“大脑”全国知名中医脑病专家高颖团队落户龙岗
- Apple中国第一店全新开业!100%使用可再生能源